计算机网络复习
第一章
计算机网络组成
- 硬件、软件、协议
- 网络适配器/网卡:用于通信的芯片,将主机数据发送到网络上,接收来自网络的数据
网络、互联网、因特网
-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链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
- internet:通用名词,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
- Internet:专用名词,当前全球最大的、开放的,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
- 因特网服务提供者: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,因特网上的主机必须有IP地址才能通信,电信、联通、移动
三种交换方式
###电路交换
两两通信节点之间需要一根链路,共需要(n-1)*n/2
后采用电路交换机,每一部电话都连接到电话交换机上,有多个开关的开关器
电话交换机连通电话线的方法称为电路交换
从通信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,交换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
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:
1. 建立连接:分配通信资源
2. 通话:一直占用通信资源
3. 释放连接:归还通信资源
分组交换
- 计算机网络一般采用分组交换
- 分组交换机:路由器,负责将各种网络连接起来,并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转发,即分组交换
- 分组乱序:分组到达目的站点的顺序不一定与分组在源站的发送顺序相同
- 各个分组从源站到目的站可以走不同的路径
- 路由器:存储转发,缓存分组,转发分组
电路交换、报文交换、分组交换的对比
什么是存储转发
- 在每个中间节点,数据包首先被完全接收并存储在缓存中
- 然后根据目标地址和路由选择算法确定下一个节点,数据包被转发到下一个节点。
- 存储转发保证了数据包的完整性和可靠性。
覆盖范围分类
- 广域网WAN
- 城域网MAN
- 局域网LAN
- 个域网PAN
性能指标:速率、带宽、吞吐量
速率
- 速率即数据传输的速率
-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
- 单位 b/s kb/s Mb/s Gb/s Tb/s
- 表示速率时,进制10的三次方
- 表示存储容量时,进制2的10次方
带宽
- 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,通常是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“最高数据率”
- 单位:比特每秒
- 带宽是比较理想的,在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
吞吐量
- 在单位时间内,通过某个网络(或信道、或接口)的数据量
- 吞吐量是实际的传输速率,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数据量
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
- OSI七层体系结构:法律上的国际标准
- TCP/IP四层体系结构:事实上的,商业上的体系结构
- 原理体系结构:五层,结合了OSI与TCP/IP体系结构的优点
物理层
- 怎样用信号表示0和1
- 采用怎样的物理接口(常见的RJ45)
- 采用怎样的传输介质
数据链路层
- 如何标识网络中的各主机(主机的编址问题,例如MAC地址)
- 如何从信号所表示的一连串比特流中区分地址和数据(数据的封装格式问题)
- 如何协调各个主机争用总线
网络层
- 点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:前三个十进制数标识网络,第四个十进制标识主机
- 网络层主要解决:
- 如何标识各个网络以及网络中的各个主机
- 路由器如何转发分组,如何进行路由选择
运输层
- 如何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
- 出现传输错误时,如何处理(丢包、误码)
应用层
-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网络应用
总观
- 在不同的网络中进行转发时,不会涉及到运输层(不同进程之间通信)与应用层(不同应用之间)
- 因此,路由器中没有运输层和应用层,只有三层: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
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用术语
实体
- 实体: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
- 对等实体: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
协议
- 协议: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
- 协议的三要素:
- 语法:定义交换信息的格式
- 语义:定义收发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
- 同步: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
服务
- 协议数据单元PDU: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,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
- 服务数据单元SDU:同一系统内,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称为服务数据单元
- 物理层:比特流
- 链路层:帧(封装成帧)
- 网络层:IP数据报/分组
- 运输层:TCP报文段 或 UDP用户数据报
- 应用层:报文
- 比特流->帧->IP数据报->TCP报文段->报文
- 协议是 水平的,服务是 垂直的,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
协议是水平的,服务是垂直的
- 协议是水平的: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
- 服务是垂直的: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
第二章——物理层
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,数据是传送消息的实体,信号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
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
传输媒体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体系中的任何一层
双绞线:
绞合的作用:
1. 抵御部分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 2. 减少相邻导线的电磁干扰
T568B双绞线组合线序: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
传输方式
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
- 串行传输:发送端一次发送一个bit到数据总线上,因此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只需要一条数据传输线路
- 并行传输:一次发送n个bit,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需要有n条传输线路
- 在计算机网络中,远距离传输采用串行传输
-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常采用并行传输,例如cpu与总线之间,常采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,数据总线数代表并行传输能力
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
- 区分:发送方与接收方是否根据相同的时钟信号预先同步
同步传输
- 同步传输的数据发送与数据传输是在一个共同的时钟信号下进行的,发送方与接收方的时钟信号是同步的。
- 他们按照相同的时间基准来操作
- 发送数据之前,发送方与接收方根据相同的时钟信号预先协商和同步,要求严格的时钟同步
异步通信
- 异步通信中,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不需要共同的时钟信号来同步
- 每个数据单元都包含数据传输的起始与终止位
- 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
- 每次异步传输的信息都以一个起始位开头,通知接收方数据已经到达了,给接收方响应、接收和缓存数据的时间
- 在传输结束时,一个停止位标识此次传输的终止
单工、半双工、全双工
- 单工通信中,数据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传输
- 其中一个设备只能发送数据,另一个设备只能接收数据,数据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
- 广播电台:收音机只能收,广播站只能广播发送信号
- 半双工通信: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,但是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,无线对讲机
- 全双工通信: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,电话通信
编码与调制
- 不改变信号性质的前提下,仅对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,称为编码
- 来自信源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
- 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,搬移到较高的频段,并转换为模拟信号,称为调制
- 计算机输出的各种文字、图像数据信号包含较多的低频分量,甚至有直流分量,许多信号不能传输低频分量和直流分量,必须进行调制
- 编码是将数字基带信号只对波形进行变换,仍然是基带信号,在数字信道中
- 调制是将数字基带信号转为模拟信道中
码元
- 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(一段时间内的波形)表示数字信号,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称为码元
- 一段时间域内,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波形称为码元
- 使用二进制编码时,只有两种不同的码元,一种代表0,一种代表1
常用编码
- 不归零编码:码元信号永远不会是零电平,正电平代表1,负电平代表0,但是需要控制时钟信号的控制线,在计算机网络中,宁可用数据线而不是控制线
- 归零编码:正脉冲代表1,负脉冲代表0;每个码元信号传输结束后都要归为零电平,相当于把时钟信号用归零方式编码在了数据之内
- 曼彻斯特编码:码元中间时刻的跳变既表示时钟,又表示数据;码元周期中心的向上跳变代表0,码元周期中心的向下跳变代表1
-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:跳变仅代表时钟,码元的开始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表示数据;周期的中心始终都有跳变,周期的开始有跳变代表0,周期开始边界没有跳变代表1
基本调制方法
- 调制:数字基带信号->模拟信号
- 调幅: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
- 调频:载波的频率随数字信号而变化
- 调相: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
- 正交振幅调制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:振幅与相位混合调制方法
信道的极限容量
- 为什么控制信道的传输速度:传输速度过快会导致失真
- 为了避免码间串扰,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
- 波特率:码元的传输速率,即一秒内传输多少个码元
- 要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,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携带更多比特的信息量,采用多元制
第六章
应用层概述
- 其它层解决的问题:
- 物理层:使用何种信号来传输比特
- 数据链路层:解决分组在一个网络或一段链路上传输的问题
- 网络层:解决分组在多个网络上传输(路由)问题
- 运输层: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
- 应用层:解决通过应用进程之间交互来实现特定网络应用的问题
FTP协议
工作原理:
控制连接始终保持,数据连接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即断开
控制连接使用21端口,不变
是否使用TCP 20端口建立数据连接与传输方式有关
1. 主动方式使用TCP 20端口 2. 被动方式使用TCP端口 > 1024,由服务器和客户端自行协商决定 3. 系统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
FTP可以传输ASCII模式的文本;也可以传输二进制文件的数据
客户/服务器模式(C/S)
-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,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
- 服务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,等待客户的服务请求
- 服务器主机具有固定的IP地址
对等方式(P2P)
- P2P方式中,没有固定的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
- 分布在服务边缘各端系统中的应用进程,是对等的,被称为对等方
- 对等方相互之间直接通信
- 每个对等方既是服务的请求者,也是服务的提供者
- P2P应用是服务分散型的,分布在大量的对等计算机中
- 可拓展性:系统每增加一个对等方,不仅增加的是服务的请求者,也是服务的提供者,系统性能不会因为规模的增大而降低
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
DHCP:Dynamic动态 Host主机 Configuration配置 Protocol协议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h3110w0r1d's Blog!